赣州消防抓蛇快狠准,被抓时正在树上晒太阳,网友:崇左消防学学
11月9日,江西赣州,有条体型巨大的眼睛蛇溜进公园盘旋在树枝上,吓坏了周围的群众,得知此事的消防员立即前往,此时的眼睛蛇还懒洋洋的在树上晒着太阳,到场后消防员也是丝毫不手软,拿上专业的捕蛇器,不出片刻便把它擒获,装进袋子里放生。

看到此举的网友们也是坐不住了,称赞赣州消防神操作的同时,也纷纷调侃道“怎么一集就没了,要是崇左消防估计能剪辑成30集连续剧”“崇左消防快来学学”,一句“nie,我们来抓蛇哦”更是让人破防,透过文字都能听到那嘲讽的语气。

对此之下,同样是消防员,怎么差距那么大,别人抓蛇轻松加愉快,崇左消防抓蛇过程,简直就像在拍摄历险记。谁能想到一个消防账号,竟然成为无数网友的下饭综艺,遭到全网消防的嘲笑。

一旁负责拍摄和解说的消防员,可以说是视频的灵魂人物,又菜又爱玩,在他身上发挥得淋漓尽致,透过镜头能看到对方的恐惧,每每到了抓蛇环节,就躲的远远的,直到队友彻底制服蛇之后,才敢悄悄上前录个视频,“夹住它、拖住它”成为了小编每集必有的口头禅。

光是抓蛇环节,都整出了七十多集,一个简简单单的抓蛇任务,精彩程度堪称电视剧。跌宕起伏的剧情将喜剧效果拉满,能把抓蛇救援拍成连续剧,除了崇左消防也是没谁了,难怪网友们看到消防员抓蛇,评论区就清一色的疯狂艾特崇左消防。
崇左市开拍扶贫题材大型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
人民网-广西频道

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开机仪式现场。凌冬摄
人民网崇左5月14日电 5月13日,崇左市扶贫题材大型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在扶绥县举行开机仪式。该片由崇左市委宣传部组织策划,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纳入广西当代文学艺术工程三年规划,崇左市文联组织实施,广西元鼎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制,是反映崇左市扶贫工作成就的重点文艺精品项目,片长90分钟。
据悉,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将聚焦崇左市11户脱贫户,用镜头讲述他们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通过自身努力,实现脱贫的感人事迹。这11户贫困户分布在崇左七个县(市、区),是全市各县精心挑选推荐,主创团队实地踩点调研后确定的,集中体现了崇左市脱贫户的脱贫经历和精神风貌。他们主要因子女入学、疾病、生产生活条件限制等原因致贫,在党和政府的帮扶下,他们守望故土,努力奋斗,有的通过发展规模种养,有的积极投身边境贸易,经过不懈努力,实现了脱贫,有的还走上了富裕的道路。他们其中有些人脱贫后,还承担起了社会责任,有的成为了致富带头人,有的担任村集体领导,在新农村建设中成为骨干力量。
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主创团队是广西具有相当实力的影视人才。担任该片策划及文学顾问的罗传洲,系广西文学杂志社原主编,总撰稿并参与导演了10集大型纪实电视片《人性的较量》,在全国100多家电视台播出。该片监制宋邕江系广西资深影视制作人,担任《寻找刘三姐》《真情三人情》《歌谣》等广西多部著名影视剧的编剧、制片、导演等。该片导演周耒系广西影视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导演的电影《离歌》获第六届加拿大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组委会特别关注奖,导演的纪录片《放雁》获第三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银奖。为了拍好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主创团队在今年4月份深入崇左七个县(市、区)对11户拍摄对象实地进行了踩点调研,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制定了周密的拍摄方案,为影片拍摄打下了扎实基础。
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导演周耒表示,在创作上将遵循以下三个理念拍摄制作:一是反映时代主题,体现家国情怀。纪录片以“我和我的村庄”为题,通过典型脱贫户守望故土、建设家园的生动事迹,传承中国传统家园文化的基因,更符合当前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的国策,家、乡、国三者一脉相承、一体相通,体现“家国两相依,有国才有家”的价值理念。二是聚焦小人物,体现大情怀。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将镜头下沉,深入村庄,进入脱贫户的家,进入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进入他们的内心,通过捕捉拍摄对象感情真实的流露,同步记录他们现实生活中的奋斗过程,立体生动地呈现在时代洪流中普通人追求幸福生活的壮丽诗篇。三是电影化的表达,艺术化的呈现。《我和我的村庄》将以电影语言的方式呈现,摒弃传统专题片宣教式的解说,完全通过被拍摄对象自身的行动和话语表达主题。采取跟踪拍摄脱贫典型户的生产生活的方式,选取最经典化的镜头和场景剪辑成片,通过故事化叙事、生活化叙事,让观众在观赏中激发情感共鸣。
据悉,纪录片《我和我的村庄》主创团队将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深入崇左七个县(市、区)实地拍摄,预计2020年10月成片并公映。(凌冬)
相关问答
语音录音能作为证据吗-找法网
剪辑或伪造。只有满足这些条件,录音才能在法律上被认可。语音录音可作为证据使用,但合法性和真实性是必须要保证的。在收集录音证据时,必须遵守法律规定,尊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