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用户投稿 10 0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来源:威海新闻网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走进田间地头,放红色视频,讲红色故事……连日来,威海以“送一套《视频学习资料》,开展一场基层互动宣讲”的方式,把威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策划推出的《传承红色基因 赓续精神血脉〈胶东(威海)红色印迹展陈〉党史学习教育视频学习资料》(以下简称《视频学习资料》)连同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推出的《百年<党章>发展历程及启示》送进基层,同时结合互动宣讲,广泛开展党史学习教育“送学+宣讲”,把党的故事送到田间地头,送到基层党支部,送到群众家门口,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激发党员群众奋进力量。

线上线下相结合 点开视频就能学党史

“这些视频老百姓看得懂、喜欢看,村里腿脚不便的老人不用去纪念馆,在家就能了解发生在威海的红色故事。”6月23日,环翠区羊亭镇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里传来宣讲党史的声音,“宣讲员”是“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视频解说,听众是周边村子的村民。这次宣讲标志着威海党史学习教育“送学+宣讲”正式启动。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不同于以往,“送学+宣讲”采取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线上视频、短视频同步展播,党员群众不用出家门就能听党史、上党课。前期,威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策划推出了《视频学习资料》,《视频学习资料》包含刘公岛“历史选择展馆”“天福山起义纪念馆”“乳娘事迹陈列馆”等9个场馆的视频解说,共310分钟。此外,为适应老百姓“短平快”的观看习惯,小组办公室将完整版的《视频学习资料》进行剪辑,推出一批短视频,全面展示我市胶东(威海)红色资源。

“跟着视频画面,大家仿佛身临天福山起义纪念馆,深深地被革命先烈的红色精神所感动。”贝草夼村党支部书记王恩茂说,视频解说和短视频村民们既看得懂也喜欢看,有的视频还勾起了村里老人的回忆,主动给年轻人讲起了党史,村民们对这一宣讲方式表示欢迎。

红色视频不仅走进农村社区,也走进基层机关。在文登区农业机械发展中心,每周五,全体机关干部和其他支部党员代表会集中观看《视频学习资料》,中心的大厅、食堂以及审批大厅都张贴了学习海报,印有视频在线观看、下载二维码。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集中学习学得好,短视频学得快。”发展中心负责人说,现在中心的干部员工和来办事的群众都能通过视频学党史,党的红色故事在潜移默化中走到群众身边。

作为补充,威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还依托“学习强国”威海学习平台,推出了一批《视频学习资料》短视频,目前已经集纳70余个,生成在线观看、下载二维码,广泛在车站、码头、公交站点、幸福食堂等公共场所展播,进一步丰富群众的党史学习内容、学习形式。

结合视频听讲解 互动式宣讲更接地气

“郭永怀先生的每一幅照片,都是一段故事,每一件物品,都是一颗爱国的赤心。”近日,“送学+宣讲”走进经开区凤林街道锦宏社区,社区活动中心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着《视频学习资料》中“郭永怀事迹陈列馆”的视频,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专家辅导团成员王莹玉结合丰富详实的影像材料,讲解着视频的补充资料。

在王莹玉入情入心的讲述下,郭永怀生前的经历仿佛重现。台下的群众聆听着、记录着,一次次为英雄的事迹泪目。

“先生的一生虽然短暂,但浩气长存,我辈当奋起直追。”凤林街道党工委宣传委员、社区综合服务中心主任邓丽娜说:“郭永怀事迹陈列馆在荣成,社区许多居民不方便去看,‘送学+宣讲’不仅为社区居民带来了视频资料,还邀请了专家辅导员结合视频作讲解,大大方便了社区居民了解郭永怀先生不朽的一生。”

自党史学习教育“送学+宣讲”启动以来,威海迅速响应、全面铺开、精心组织,重点面向农村社区、中小学校、重点企业等基层党组织,为行动不便的老年群众、中小学生及企业职工等,走上门送学、面对面帮学,不仅将视频送进基层,还配套讲解员讲解,进一步让党史入脑入心。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6月29日,党史学习教育“送学+宣讲”走进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现场播放“天福山起义纪念馆”的视频解说资料,并邀请威海市委党史学习教育主题宣讲专家辅导员为在场的几百名师生讲述了于得水、理琪、张玉华等天福山英雄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懈奋斗的革命故事。 “有谁知道于得水名字的由来?”“大家知道理琪同志牺牲时多少岁吗?”现场,专家辅导员不时向观众抛出问题,观众回答问题,在辅导员的带领下,大家边看视频边听讲解,边听讲解边回答问题,老师和学生被跌宕的情节深深吸引,时而满怀愤慨,时而热泪盈眶,天福山起义那段红色革命故事随着宣讲,刻入师生的心中。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听了此次宣讲我深受感动,老一辈革命先烈坚强、奉献的红色精神非常值得学习。”南海新区第二实验小学大队辅导员谭滕婉表示,作为一名青年教师,在今后她要把这种红色精神深入教学中,并将红色基因传递给学生们。 走上门送学、面对面帮学,一场场党史宣讲深刻透彻,一次次互动气氛热烈……党史学习教育“宣讲+送学”一启动,威海各级各部门单位把《视频学习资料》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同时用好各类党史宣讲队伍,真正打通党史学习教育“最后一公里”,掀起了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的新一轮热潮。(Hi威海客户端记者 李万玉/文 王彦博/图 部分图片为资料图)

本文来自【威海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ID:jrtt

新春走基层丨威海市文登区:“小王村长”的直播愿景

“丑梨是咱村产的,口感‘倍倍儿’,规格有大有小,送人自己吃都不糙,有需要的联系我。”2月1日,大年初四,还在春节假期里的文登区界石镇晒字村党支部书记王超,惦记着春节这个“黄金消费期”,忍不住再次化身“主播”推介起村里的产品。

直播镜头前,王超一边展示着黄灿灿的丑梨,一边用地道的乡音说着丑梨的口感和特点。丑梨介绍完毕后,王超又举着手机走进了村里的豆腐工厂,虽然当天豆腐已经结束制作,但他仍跟随生产线的分布认真讲解起村里“无添加”豆腐的制作工序。一场直播结束,王超的额头上泛起了一层细密的汗珠。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我这是‘草台制作’,直播和视频就我自己,能做成这样很意外,但是能帮到村里我觉得很有意义。”王超说,通过他的直播,一年下来能比往年多卖十几万。

一部手机,就是王超直播的“全部家当”。不论是下班后还是各种节假日,只要忙完村里的工作,王超就会“闲不住”地找机会开播,而“上镜”的也不止有村里的豆腐、丑梨、樱桃,还有大集上卖的各种农产品,吸引的顾客也逐渐从本地扩展到了全国各地。

顾客和粉丝的“扩张”,来自王超平日里的积累。“不直播的时候我也会拍拍视频,更新一下动态,基本都是和产品或者是村里的日常生活相关的。”直播结束后的王超也没闲着,一边将刚刚取出用来展示的丑梨装好入袋,一边再次举起手机对着摆放整齐的丑梨礼盒拍了段视频素材。王超说,三年前自己开始在短视频平台上分享日常视频,有一些基础粉丝,后来随着樱桃节的举办和村里建起了豆腐工厂,他便开始“琢磨”起了直播带货。

“光靠村里人自己吆喝卖得有限,还是线上传播的范围更广一些。”说干就干,王超利用起自己的账号“小王村长”,上万的粉丝成了第一波“助力”。那一年,王超不仅出现在樱桃节的各个角落,还走遍了村里的大小街巷,村里的农家乐甚至因为他的直播一度爆满到需要排队。

要说印象最深刻的,还得是直播豆腐制作。2024年,晒字村采取“租金+分红”的方式建起了豆腐工厂,每一份豆腐的利润,村里都有“分成”。为了卖出更多的豆腐,王超凌晨2点多就从家里出发赶往村里,就是为了赶上豆腐的现场制作。

文登短视频剪辑 威海:“送学+宣讲”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入基层入民心

“豆腐凌晨3点左右就开始做,早点来才能全过程直播,顺便也能多拍点素材。”王超说,现在大家注重品质和安全,他敢于让大家看到村里制作的豆腐是全过程“无添加”,希望以此吸引更多人购买。在他的努力下,如今村里的豆腐日销已达一千斤。

正将手机里的素材汇总剪辑的王超,并不满足。他的“新年愿景”是:不仅要通过直播帮村里卖出更多的“货”,还要通过直播吸引更多的人来村里考察、投资。“我出去学习过,这个想法是可实现的,新的一年我准备试着把直播吸引来的‘流量’和村里的优势资源、产业结合起来,争取来年有个‘好收成’!”王超的话里,充满了干劲。

(通讯员 于颖)

相关问答

信息技术课程心得体会6篇-ZOL问答

2.“微课”的规模小、时间短、参与性强。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